三、激情岁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高速发展(2001~2013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住宅类房地产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活动频繁,外商来华投资和经商办企业的客商长期居住人数增加,对各类房地产,特别是非住宅类房地产如办公楼、写字楼、宾馆、商场、影院剧院等的需求显著增长。这些因素的叠加,推动了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突飞猛进,为建筑装饰行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二次创业——中装协第五届领导班子的发展新思路
2001年6月6日~7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精诚团结,努力奋斗,促进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在新世纪大发展大提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287人,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85人,形成了新一届理事会领导集体。马挺贵(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原总经理)出任会长,徐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的行业协会的最初发展,与相关的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就是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曾有着“二政府”称谓。为了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行业协会必须与政府脱钩,走向市场。没有政府行政职能的协会,应该如何参与行业管理,如何能获得业内企业的认同,是行业协会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
中装协第五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新思路,将协会的基准点定位为“在推动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上,提升对会员企业及其他业内企业的服务层次,拓展协会生存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协会职责:推动行业发展,为企业服务。
第五届协会领导非常重视行业发展的理论研究。2001年,启动了《建筑装饰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调研课题。经过半年浩大、烦琐的调查,2001年12月24日,在《经济日报》发表研究报告,首次公布了关于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状况的数据。
截至2000年,全国建筑装饰企业总数共计25万家左右,直接从业人员高达850万。其中,专业主营建筑装饰施工、有资质的企业2万多家;兼营有装饰施工资质的企业近5万家;有营业执照,但未有资质,主要从事家庭装饰小型工程的企业近18万家。
2000年,全行业工程产值估计在5500亿元左右,其中公共装修2500亿元,包括新建公共建筑装饰产值1500亿元、旧建筑物装修产值1000亿元;家庭装修3000亿元,包括新建住宅装修2000亿元、旧住宅装修1000亿元。
2000年,全行业年增加值为1730亿元。行业年增加值是行业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总和,是反映行业创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建筑装饰业年工资性支出为972亿元、每年应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120亿元、年营业税额为187亿元、毛利润额为448亿元,汇总为1730亿元左右,占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918亿元的30%。
这就是说,我国建筑装饰业已经是一个从业人数共计850万左右、年总产值5500亿元、年增加值1730亿元的规模巨大的行业。以2000年我国GDP总额89404亿元计算,建筑装饰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6%左右;行业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并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显著贡献。
研究报告初步摸清建筑装饰行业的家底,填补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统计资料方面的空白,以翔实的数据证明了建筑装饰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政府部门了解行业情况,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世纪之初的中国建筑装饰企业,数量虽然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年工程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行业的从业者构成极为复杂、组织化程度很低、市场环境不规范、工程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投诉、纠纷列于社会各行业前列。如何改变行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如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如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环境,提高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同时,国家对建筑装饰行业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形成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2001年,建设部批准设立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实施。该奖项的设立,提高了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经理队伍,提高了优秀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了行业资源配置和推动了企业结构调整。
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指导下,由中华建筑报社组织实施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评价活动。百强企业评价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严密的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上榜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推动了优势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百强企业的年平均工程产值从2002年度的企业平均产值2.03亿元,发展到2012年度的15.45亿元,增长了近7倍,大大高于行业整体增长幅度。
实践证实,由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联合,采用市场评价的方式,向政府主管部门、工程业主及全社会推介本行业百强企业,不但符合国际惯例,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建筑装饰百强评价得到了工程业主和政府部门的认可。2009年6月,铁道部发布了“铁路客站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名录”,其中一类14家铁路客站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名录中,共计有11家企业是建筑装饰百强企业,其余3家是铁路系统的专业性公司;2010年1月,深圳市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受理加入2010~2011年度深圳市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申请的通知》规定:“成为2008年度全国百强的深圳市建筑装饰企业,可免审进入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Ⅰ组承包商名录。”
2007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全国整规办)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协会办)批准(整规办发﹝2007﹞3号)并在其指导下,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有序开展了全国建筑装饰行业信用评价活动,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从而提高会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规范业内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2.国企改制——释放企业活力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承担着解决就业和社会事业的沉重负担,冗员多、负担重、效率低、政企不分、产权界定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国企改制通过优化企业体制、推动资源整合、强化市场机制、完善治理结构等措施,有效释放企业潜力。
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国企改革的“1+11”个文件,全方位启动深圳市的国企改制工作。深圳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即在深圳国企改制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中。
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下属的深圳市建筑装饰总公司、深圳市洪涛装饰工程公司、深圳市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深圳市黎源建筑设计装饰有限公司四家装饰公司联合组成,汪家玉出任董事长。这四家公司都是老牌国有装饰企业,其中深圳市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是一个规模很大却连年亏损的企业,公司仅靠卖办公楼及贷款生存,集团组建当时,是深圳市28家拟改制破产的国企之一。
1999年的春节,时任深圳洪涛装饰副总经理的刘海云被调职到深圳市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任总经理,他的任务是看好这个公司,以待改制或破产。
2001年,深圳市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改制完成,并更名为深圳市深装总装饰工程工业有限公司。公司保留一部分国有股,其他由员工持股。
2002年,公司进行二次改制,国有股退出,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郑李民取得控股权,出任董事长。2002年6月,深圳市深装总装饰工程工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深装总”商标。“深装总”在郑李民的领导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2004年度的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评价推介活动中,深装总位列第五。
刘海云离开深圳市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后,担任了深圳市建设局下属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企—深圳建艺装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并将企业逐渐做大。2006年,建艺装饰完成了改制,发展迅猛,数年后在深交所上市。
在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四个公司中,洪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效益最好的。公司改制时,由于总经理刘年新为企业发展立下功劳,及其实际领导地位,当仁不让地成为控股者,出任董事长。后来,洪涛成为我国第二家上市的建筑装饰企业。
汪家玉在2003年4月发表《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加快企业市场化进程》一文,详尽分析了国企的现状及市场化的路径。汪家玉说:“在人们眼中,一提到国企改制,就会联想到要被改制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亏损大,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企业在难以生存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改制。其实不然,改制并不是矛盾的转移,而是找出国有体制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中实现产权转型,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3.专业化——打造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装饰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不仅见证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装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批设计水平高、工程质量优、资本运作好的优秀企业。然而,由于企业之间在设计、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很小,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装饰企业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来,就必须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并集中企业资源专注核心业务,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通过专注于核心业务带动公司的发展。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最具优势的业务环节,做精做专,依靠专业设计的细化、专业施工机具的研发和专业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实现企业工程业绩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在专业细分市场形成特色和品牌。
我国建筑装饰企业中,已不乏专业化经营的先行者和领跑者。
深圳长城一直致力于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高端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先后完成了包括目前全国最大、最豪华的白金五星级酒店之一的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在内的近百家五星级酒店装饰工程,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彰显了其在国际高端酒店工程市场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已形成了专业品牌效应。
深装总在机场装饰装修领域具有传统的专业优势。自1994年承接太原机场候机大厅的装修工程后,公司还先后参与了广州、拉萨、成都、沈阳和重庆等二十多个大城市的机场装修。2006年深装总在承接该领域的装饰工程方面进入了新的加速期。同年4月,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及交通中心精装修工程招标,消息一出,国内数百家建筑装饰企业参与了竞争。最后,48家精英企业进入决赛。深装总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总合同额达1.5亿元的精装修工程。接下来,一个月不到,深装总又在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装修工程竞标中成功问鼎。6月份,咸阳国际机场老航站楼改造室内装修工程面向全国招标,深装总再次中标。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连中三标,深装总显现了在该领域所具有的非凡实力。2008年11月,经过严格的审核,深装总被深圳市第7届企业新纪录认定为“承建机场装饰工程最多的建筑装饰公司”。深装总也是因机场装饰工程而获得鲁班奖等各种奖项最多的装饰企业。
北方天宇专注于医疗装饰及洁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把“创导医疗建筑新概念”作为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积极引入先进的国外医院设计、施工理念,综合考虑国情、业主及环境艺术等因素,近年来在国内20余省市承接了50多项大中型医院门诊楼、急诊楼、住院楼的装饰设计及洁净工程。
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著名的“机场专业户”,承建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等数十个机场的装饰工程。
洪涛素以承建大型高档装饰工程的大堂见长,早在90年代末就被业界誉为“大堂专业户”“大堂王”。随着企业实力的扩大与对专业的精深修炼,洪涛装饰在剧院装饰领域也声名鹊起,优势明显。
深圳市卓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胜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大型百货商场的空间设计和装饰施工,受到了八佰伴、平和堂、伊势丹、新世界百货等国际零售商业明星企业青睐,承建了数十个大型百货商场的空间设计施工项目。
嘉信装饰瞄准商铺装修专业这块市场“蛋糕”,与深国投、新加坡嘉德置地等商业地产巨头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成为沃尔玛的指定装修公司。随着沃尔玛在中国的加速扩张,深圳嘉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成功要诀显然归于找到了商业地产装饰的专业化之路。
专业化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由于专业化分工的持续发展,造就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从社会与发展趋势来看,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和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果没有专业化分工,人们只能处在原始的粗放型时代。
装饰行业的诞生,本来就是建筑行业专业分工的结果;而装饰行业的发展,必将导致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
4.工厂化(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反思
中国建筑装饰施工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直到本世纪初,传统的人工操作与手工组装方式仍主导着整个装饰施工过程。装饰施工技术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劳动生产率低下,施工工期长,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精度不足,污染环境且严重扰民等弊端日渐突出,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004年5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浙江召开了有关建筑装饰行业工厂化发展的专题研讨会,倡导建筑装饰工厂化(“建筑装饰工厂化”是当时的提法,其实更准确的概念应该是“建筑装饰工业化”)。
建筑装饰工厂化是指将装饰工程所需各种构配件的加工制作与安装,按照体系加以分离,构配件完全在工厂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或若干部件单元,施工现场只是对这些部件单元进行选择集成、组合安装。欧美等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筑过程中约有80%的部品部件可以实行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如木制品、石材、幕墙等。
21世纪初,江苏金螳螂、浙江亚厦、深圳瑞和、北京港源、上海建工装饰等装饰行业的领军企业,开始进行建筑装饰工厂化的探索,并且很快就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装饰企业纷纷响应。
当时,金螳螂在苏州工业园96亩的生产基地中建立了幕墙厂和家具一厂、二厂、三厂,其中三个家具厂就相当于一个生产流程的三个步骤:一厂将密度板贴面做成装饰板材,二厂主要是按订单切割下料和部件组装,三厂则进行打磨、喷漆等诸多工艺,并包括了沙发、靠椅制作。同时,公司在新加坡工业园区建立了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的家具制作车间、木制品成品半成品加工中心,同时兴建位于苏州太湖之滨的120亩幕墙生产加工中心。
亚厦的工厂化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实施“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加工、成品化装配”的施工技术革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亚厦更加坚定走装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市后,公司投资建设了包括装饰部品部件(木制品)和建筑幕墙及节能门窗全面工厂化的基地建设投资项目,一期投资4亿元。该项目是公司装饰产业化投资建设的重点。公司紧紧围绕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趋势,以大力提高工厂化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生产水准为发展方向,成立了亚厦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为把握市场机遇,公司在上虞经济开发区征地200亩,一期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工厂化在装饰行业的兴起,既是这个行业内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社会配套资源进步、环保节能压力和企业自我革新的选择。
建筑装饰工厂化克服了人工制作的随意性和某些技术上的不可操作性,施工质量和精度都大幅提高;构配件的生产全部在工厂里进行,采用机械化操作,其加工制作速度和质量是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部件的集成整合与安装分开,又大大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劳动功效大幅提高;工厂化装饰以机械化、专业化、批量化为基础,各环节的工作又可同步进行,可大大缩短施工时间;采用工厂化生产,材料的边角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材料利用率提高,通过批量化、流水化生产,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规模效应;机械化操作优势又可使基层与面层、部件与部件的连接方法更为简便经济;加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成本可大幅降低。
然而,经过21世纪前10年的发展,装饰工厂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实现规模效益,也没有形成可以复制的经营模式。有些企业因为建工厂投资较大,导致资金链紧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警觉和反思,因为现象背后存在其必然性。
其一,工厂化必定是规模化。而大多数装饰企业兴办的工厂,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其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作坊。建筑装饰企业所办工厂,年收益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屈指可数。
第二,工厂化必定是标准化。建筑装饰工厂化必然要求部品部件的配套性、通用性强,要求部件小型化。这样,部品部件的加工制作运输、安装均可轻便灵活,而且标准单元的组合灵活机动,可大可小,创造思维的空间被充分扩大,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增强。这就要求厂家采用“模数化协调”原则和方法,去制定各种部品部件的规格尺寸,以满足各类设计需求,使其能准确无误地安装到指定的部位。且不同企业生产的部品部件可互换,使形成的产品是标准化的,装饰是多样化的。而目前装饰企业所办工厂基本上是为本企业施工服务的,生产的装饰部品通用性很差,与标准化相去甚远。
第三,工厂化必须社会化。没有社会化的支持,就无法通过资源整合、市场构建、技术创新、社会动员,去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工厂化就难以推行。追究装饰企业办工厂的原始动机,固然有积极进取的因素,但同样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意识的影子。这种不重视社会分工,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的观念,与“工厂化”这种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格格不入,必然因视野的狭窄而导致行动的盲目,其结果难免事与愿违。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开放源代码运动导致社交网站大放异彩,引发了最新一次的互联网革命。或许,在装饰工厂化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次类似的运动。
目前,在木装饰、石材饰面、幕墙、整体厨卫、金属饰面、玻璃饰面乃至面砖饰面等方面推行工厂化装饰在技术上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许多新材料、新技术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工厂化装饰之中。加上各种高性能的弹性黏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钉销连接方式。全面推行建筑装饰工厂化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实现装饰工厂化有三种途径:一是建筑装饰企业办工厂,业务领域从建造业向制造业延伸;二是建材及部品的生产企业办装饰公司,业务领域从制造业向建造业拓展;三是通过企业间的重组和协作,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装饰的工厂化。
任何一家企业,不管是装饰施工企业还是建筑材料厂商,都不可能以自给自足的方式实现建筑装饰工厂化,甚至仅仅靠建筑装饰行业的力量也无法实现建筑装饰的工厂化。整合上下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才是实现建筑装饰行业建筑装饰工厂化的关键。
在资源整合上,装饰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装饰企业可以利用和业主的良好合作关系和沟通机会,研究标准、编制标准、掌握标准,指导甚至去支配生产企业为装饰业提供工厂化服务。
建筑装饰工厂化必将为建筑装饰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担任整合者角色的装饰公司,应该是一个能够承担起总承包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总调度,是工厂化装饰的总装车间,需要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工作,而把各单元部件交由各专业公司或厂家进行加工整合。这种资源整合能力是对装饰企业在资源立体化掌控能力、技术标准化总结能力、管理制度化推广能力上的一次挑战,这是一种管理能力的综合考试。
5.拥抱资本——建筑装饰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6年11月20日,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金螳螂企业集团总裁朱兴良与原苏州市委副书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工委书记王金华一起,敲响了开市的铜锣。“金螳螂”成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第一股。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任何产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都必须充分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发挥,促进了企业和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引领了企业制度变革,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行业整合。截至2010年底,上交所、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063家,总市值达26.3万亿元。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经过20年高速发展,2010年行业总产值达1.85万亿元。建筑装饰行业不仅创造了5%的国民生产总值和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还营造了更好的居住与工作的空间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然而,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并没有在证券市场上获得与其产业规模相应的地位。在金螳螂上市之前,甚至连一席之地也没有。一方面,这是由于中国装饰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习惯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模式,依靠企业资本的渐进积累推动企业的发展,缺少利用资本市场这个经济杠杆的想法,更缺乏与资本合作的经验;而较为充沛的现金流,也使得装饰企业缺少引入投资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当代建筑装饰产业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萌芽并迅速发展壮大的一个独特的产业,国内对这个产业形态的特征和本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而国外的任何经济体都没有同样的产业形态可供参考,从而造成了资本市场对建筑装饰产业的认知困难。
长期以来,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装饰企业就是包工头或马路游击队,与上市公司是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事物,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作为一家民营建筑装饰企业,金螳螂的成功上市,不仅校正了人们对建筑装饰企业的偏见,提升了装饰行业的整体形象,更为建筑装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9年12月22日,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发行数量为3000万股,发行价为27.0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10亿元人民币。
2010年3月23日,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发行数量为5300万股,发行价为31.8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6.88亿元人民币,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2亿1100万股。
2010年9月29日,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发行数量为4000万股,发行价为51.9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0.79亿元人民币,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1亿6000万股。
建筑装饰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打破了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的迅速扩张注入澎湃的动力。
2006年,苏州金螳螂营业总收入为17.74亿元,利润总额为1.07亿元,总资产为20亿元;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66.39亿元,利润总额为5.49亿元,总资产为40.61亿元。
2008年,浙江亚厦营业总收入为16.18亿元,利润总额为1.13亿元,总资产为11.06亿元;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44.88亿元,利润总额为3.11亿元,总资产为44.62亿元。
2008年,深圳洪涛营业总收入为10.51亿元,利润总额为0.61亿元,总资产为4.27亿元;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15.08亿元,利润总额为1.24亿元,总资产为17.13亿元。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建筑装饰企业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的老板(创始人或者经营者)就是企业的品牌核心、生产力核心。企业在基础结构建设上缺乏民主意识,缺乏稳定的管理团队,缺乏有效的、可以复制的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到超出老板个人控制能力时,效率降低、质量下降、客户流失等问题就随之出现。
建筑装饰企业改制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上市后,要围绕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标准努力“达标”和“持续达标”,同时,上市后的退市风险和被并购的风险,能促使高管人员更加诚实信用、勤勉尽责。金螳螂等建筑装饰企业通过上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大幅度地提高了管理水平。金螳螂、洪涛、亚厦、广田等企业的成功上市,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的优异表现,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知名度,还塑造和传播了良好的装饰行业形象。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特别是广田装饰高达发行60余倍的市盈率,更是资本市场高度看好装饰产业的前景和龙头企业的成长预期的有力佐证。
来源:中装新网